最新消息:中國伺服系統呈現高增長趨勢,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統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伺服系統,也稱隨動系統,是使系統終端執行結構按照控制指令實現包括位移、轉速和扭矩在內的空間動作的設備的總稱。主要由控制器、動力驅動裝置、反饋裝置和電機組成。伺服系統是工業自動化設備的核心,決定著自動化設備的精度、控制速度和穩定性。根據系統的功率,伺服系統可分為小型、中型和大型伺服系統。根據元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機電伺服系統、液壓伺服系統和氣動伺服系統。近年來,隨著制造業不斷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國內伺服系統市場需求不斷上升,行業發展前景良好。
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和電子設備制造伺服系統的市場規模增長空間較大。
伺服系統具有精度高、響應速度快、效率高、低速大扭矩輸出等優良的性能特點,在要求高精度的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早期應用于航空航天和軍事領域,如火炮和雷達控制,后來逐漸進入工業和民用領域。工業伺服應用最大的行業是機床、電子設備制造、包裝機械、紡織機械、機器人和塑料機械,合計約占80%。
來源:嚴觀報告網《中國伺服系統行業發展深度及未來展望研究報告(2022-2029)》。
(一)數控機床
據嚴觀報道網發布的《中國伺服系統行業深度發展及未來展望研究報告(2022-2029)》顯示,數控機床在高速發展的條件下,越來越注重高速度、高精度、高剛性的特點。綜合要求基本包括:數控機床兩軸、三軸、四軸甚至高端五軸聯動的高速定位響應,實際切削過程中的速度和切削力。這些要求的滿足既是數控系統的要求,也是伺服系統的關鍵,主要取決于伺服系統的靜態和動態特性。
中國數控機床市場一直在快速增長。數控機床市場增長迅速。2021年,數控機床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687億元,占全球數控機床消費的30%。來源:《中國伺服系統行業深入研究及未來展望研究報告(2022-2029)》。
(2)工業機器人
目前,在熱門的機器人行業中,伺服系統被廣泛應用。工業機器人有很多自由度,一個自由度由伺服系統控制。機器人在工業中使用的伺服系統包括常規伺服系統和特殊伺服系統:如伺服電機由單個驅動單元控制,機器人控制專門設計了六軸或八軸的伺服驅動結構,控制系統采用模塊化伺服驅動結構。專用伺服系統只是結構上的改變,控制原理不變,但整體對可靠性要求極高。國際品牌的一些巨頭都有自己獨特的伺服驅動結構與之匹配,要么找專業的伺服廠商開發生產,要么自己開發。例如,發那科、安川、松下、ABB、三菱等。,伺服系統在這方面與國產伺服系統有明顯的技術性能差異。
國內工業機器人近年來興起,但由于多自由度機器人的性能要求,6自由度以上的大多采用日本或歐美伺服系統。國產伺服系統多用于少于4個關節的機器人和桁架式機械手。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機器人領域,比如這次天津火災中新聞中出現的救援機器人,以及反恐防爆機器人、礦山救援機器人、AGV等移動便攜機器人,基本都采用國產伺服系統。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迅速,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當前,我國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需求日益凸顯,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依然旺盛。
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仍然供不應求。通過提高生產水平來提高生產能力是現階段企業的發展重點。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237068臺,較2019年同期增長26.8%。2021年,隨著中國率先從疫情中恢復,工業機器人迎來了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雙豐收,產量達到366044臺,同比增長54.4%。
來源:嚴觀報告網《中國伺服系統行業發展深度及未來展望研究報告(2022-2029)》。
(3)電子設備制造業
電子制造因其生產精度和工藝要求,一直是高端工控設備的主要需求來源。近年來,電子行業整體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隨著我國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子制造業對工控產品的需求逐漸進入快速增長期。
作為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的重要媒介,電子設備的需求大幅增長,計算機、通信等電子設備制造業也快速發展。2017-2021年,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快速上升。2021年,我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1285億元,比2020年增長14.7%。
來源:嚴觀報告網《中國伺服系統行業發展深度及未來展望研究報告(2022-2029)》。
國內水平不斷提高,促進進口替代。
近年來,國內伺服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許多國內外廠商相繼推出交流伺服運動控制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但中國市場仍以國外品牌為主,國產品牌整體市場份額較小,與國外先進技術差距較大。
隨著國內自動化設備制造商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在伺服驅動與控制系統領域的國產化率也在不斷提高。2010年以來,本土企業陸續登陸資本市場,綜合實力大幅提升,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相比國外品牌,本土品牌更貼近國內客戶的實際需求,服務響應更及時,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大。
來源:嚴觀報告網《中國伺服系統行業發展深度及未來展望研究報告(2022-2029)》。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國產品牌逐漸接近國際品牌水平,產品核心技術參數與國際頂級品牌相當。以匯川科技為例,其主要伺服產品在脈沖頻率、分辨率、響應速度、精度等方面與世界一流企業相當,但在穩定性、可靠性方面,匯川科技產品與世界一流品牌仍有差距,綜合技術水平可達到松下、臺達等世界一流品牌的標準。
目前國內廠商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場的競爭,“價格戰”等惡性競爭也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隨著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客戶要求的提高,同質化、低質量競爭的方式注定難以為繼。高端市場被國外壟斷,低端市場面臨不良性競爭,也亟待改變。我國國產伺服系統企業發展迅速,國產替代率逐年提高。
伺服系統行業的主要品牌
來源:嚴觀報告網《中國伺服系統行業發展深度及未來展望研究報告(2022-2029)》。
交流伺服系統的市場范圍不斷擴大。
交流伺服系統在機電設備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統可以提供靈活、方便、準確、快速的驅動。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整個行業的不斷發展,伺服驅動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伺服系統已經進入了全數字化、通訊化、智能化的時代。
2021年國內交流伺服市場規模約為145.6億人民幣,市場規模近年來保持了25%以上的年復合增長率,在所有自動化產品中增長最快。隨著世界制造業向中國轉移步伐的加快,國產數控設備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正在向高性能、高附加值方向快速發展,國產交流伺服系統性價比快速提升。交流伺服系統市場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預計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20%以上。
據信捷行業分析師介紹,目前國內伺服系統的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并不高,日本、歐美等國家仍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在國內制造業替代的浪潮下,國內伺服系統行業未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近年來,我國伺服系統的應用逐漸從控制精度要求高的軍用航空領域延伸到控制精度和自動化要求相對較低的工業制造領域。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行業發展空間廣闊。隨著未來國內制造業自動化、智能化的深入,我國伺服系統將加快國產替代的步伐。
原文鏈接:伺服系統http://www.rfcv.cn/pipai/426.html